智慧水務系統通過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合水務全流程數據,實現水資源管理的智能化。其核心功能模塊通常包括以下6大類別,具體可根據實際需求擴展或細分:
1. 數據采集與監測模塊
傳感器網絡:部署壓力、流量、水質(pH/濁度/余氯)、水位等物聯網設備。
實時監測:管網運行狀態、泵站工況、水庫/水池水位、用水戶智能水表數據。
異常報警:爆管、水質超標、設備故障的實時預警(如SCADA系統)。
2. 管網管理與漏損控制
GIS地理信息系統:可視化管網布局、管材、管齡等空間數據。
DMA分區計量:通過流量監測定位漏損區域,降低產銷差。
水力模型仿真:模擬壓力分布、預測爆管風險,優化調度方案。
3. 供水調度與優化
智能調度算法:根據用水需求預測(如季節/時段規律)動態調節水廠產能。
泵站節能控制:基于實時電價和需水量調整水泵組合,降低能耗。
應急調度:突發污染或災害時的備用水源切換方案。
4. 水質安全管理
在線水質監測:原水、出廠水、管網末梢水的多參數分析。
污染溯源:結合大數據追蹤污染源(如重金屬/有機物異常)。
消毒劑優化:動態調節加氯量,平衡消毒效果與副產物風險。
5. 客戶服務與營收管理
智能抄表:NB-IoT/LoRa遠傳水表自動讀數,減少人工誤差。
移動支付與賬單系統:支持APP/小程序繳費、用水量查詢。
工單管理:報裝、報修、投訴的線上閉環處理(如對接CRM系統)。
6. 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
大數據平臺:整合生產、管網、用戶數據,構建數據倉庫。
AI預測模型:用水量預測、設備故障預測(如泵機壽命分析)。
可視化駕駛艙:關鍵指標(漏損率/能耗/水質達標率)的BI看板。
擴展模塊(可選)
排水防澇:雨污水管網監測、內澇預警(結合氣象數據)。
海綿城市:雨水回收利用系統的智能調控。
水務云平臺:跨區域數據共享與協同管理(適用于集團化企業)。
技術支撐體系
物聯網層:RTU/PLC設備、5G/NB-IoT通信。
平臺層:云計算(如阿里云水務大腦)、邊緣計算。
安全層:工控系統網絡安全、數據加密。
通過上述模塊聯動,智慧水務可實現從“水源到水龍頭”的全流程精細化管控,典型應用案例包括新加坡PUB智慧供水系統和深圳智慧水務一期項目。實際建設中需根據城市規模、基礎設施現狀分階段實施。
公司總部及營銷中心:
地址:上海市浦東新區郭守敬路498號浦東軟件園21號樓308室
電話:021-58581626 13681685588
郵箱:root@igctech.com